北斗系统助力电子地图标注完美进化?
自古以来,地图始终是人类认识自然、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。
20世纪70年代,随着计算机技术被引入测绘领域,一种多维、动态的全新地图产品诞生了,专家称之为电子地图。
诞生之初,它貌不惊人,并不被人看好,往往被认为它只是纸质图的电子化而已。
然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,电子
地图标注突破了传统纸质地图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,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而备受青睐。
海湾战争中,美军依托电子地图开启了联合指挥、远程精确打击作战模式。之后,电子地图在军事领域、政府、企业以及人们生活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。
谷歌地球让人熟悉了它:随着高速互联网的普及推广,电子地图开始被大众接受。大批专业提供电子地图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,促使其应用快速拓展。
借助卫星定位、移动通信、搜索引擎等先进技术,电子地图被装载在手机、导航仪、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,产生巨大的军事、经济和社会价值,革命性地推动着作战样式、商业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巨变,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新景观新热点。
视点提示
近十年来,“电子地图”发展可谓日新月异,成为人们如影随形的好帮手。
在作战指挥中心大屏幕上,在车站、广场、超市显示屏中,在百姓大众的电脑和手机里,人们随处可见电子地图的亲切身影。它可以帮助作战人员运筹帷幄,协助设计师规划建设蓝图,为司机导航定位,给民众生活提供信息服务。
其实,电子地图的这些表现还只是小试身手,作为汇聚呈现空间信息的最佳平台,伴随着科技进步,它正在对未来世界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。
特质
天赋禀异 完美进化
我们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,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称之为电子地图,也称数字地图,以区别于传统手绘印刷的地图。
沿着捷克人柯拉斯尼1969年提出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式,以20世纪中叶诞生的信息论、控制论和系统论为指导,电子地图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式架构体系,以强大功能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1999年我国著名地图学家、中科院高俊院士预言“数字地图是21世纪测绘业的支柱”,今已成为现实。
具体而言,电子地图传承了人们对传统地图的阅读感受,还具备其专属特点—以数据库为支撑、以信息系统为基础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、以智能仿真为手段,实现按需生成而不受固定比例尺的限制,展现了良好的灵活性、针对性、现势性、动态性和广适性。
可以说,它与科技进步紧密相伴,总能完美结合实现功能的不断扩展。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为其增加统计、量算、分析功能;北斗、GPS等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其拓展了导航定位功能;高带宽移动通信技术助其实现了移动化;语音识别、手势控制、眼动追踪等技术帮助其完成与人之间的多感知通道认知交互。
应用
地形匹配 精确导航
海湾战争中,一枚远程发射的巡航导弹精确地将巴格达电信大楼夷为平地,其精确打击效果震惊了世界。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,正是运用高精度电子地图实现地形匹配和精确导航的结果。
接下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,必须建立对己方单向透明的数字化战场,才能赢得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。
近些年来,移动智能终端大量进入军队,通过给车辆、士兵配备,可利用电子地图共享战场态势,实现“知天知地”“知己知彼”。
地图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信息资源,长期归国家、军队行政部门统一生产制作和管理。但随着科技进步,多种多样的电子地图产品,逐步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,并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。
近日公布的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名单中,首次出现了电子地图的身影,它表明一个以专业化、大众化、特色化服务为特征的地理空间信息保障“随遇而安”的时代已悄然来临。
前景
方兴未艾 唯有更好
未来,电子地图发展将走向何方?
在大数据、云计算和物联网环境下,在地理信息系统、虚拟现实、导航定位技术的支撑下,电子地图将成为人们获取生活知识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托。
军事应用上,不管是战略还是战术需求,战场态势信息共享共识,在联合作战中必不可少,而“通用作战图”则能够满足实时描述敌我态势的军事需求。
国民经济领域,电子地图将提供更广泛、更贴心、更详细、更精准的服务,而“人-机-物”三元计算环境的结合为电子地图拓展了新领域。
近两年,可穿戴智能设备兴起,智能眼镜、腕环等设备陆续出现,已在“数字化士兵”、新闻采访和“智慧旅游”中得到应用,它们交互式地传递地图信息,为电子地图应用又添新风采。
近期,多家媒体报道,柔性屏幕材料的批量生产技术已获得突破,这预示着可卷曲柔性屏智能地图离大众已不遥远。尤其和纸张相似的“电子纸”一经问世,届时“电子”二字将会变得可有可无。
更具挑战的是,随着大脑生物芯片与电子地图的结合,有望揭开人类大脑中的心像地图奥秘,从而必将大幅度提高人类的环境记忆和空间认知能力。
Android版Google地图标注采用全新设计可快速访问通勤信息?
百度地图标注用户覆盖率、全网绝对渗透率双第一?
返回列表